首页 >> 要闻简讯 > 学识问答 >

杜鹃啼血怨哀鸣的典故

2025-07-23 14:21:00

问题描述:

杜鹃啼血怨哀鸣的典故,求大佬施舍一个解决方案,感激不尽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7-23 14:21:00

杜鹃啼血怨哀鸣的典故】“杜鹃啼血怨哀鸣”是一句出自古代诗词的表达,常用来形容极度悲伤、哀怨的情绪。这一典故源于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——杜鹃(也称子规)。它不仅是一种鸟类,更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象征。

在古代文人笔下,杜鹃常被赋予悲情色彩,其叫声凄厉,仿佛在诉说人间的哀愁与离别。据传,杜鹃是古蜀国望帝的化身,因国家灭亡而化为鸟,日夜啼叫,直至口中滴血,因此有“杜鹃啼血”的说法。这种传说赋予了杜鹃以忠贞、哀怨的象征意义,成为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意象。

“杜鹃啼血怨哀鸣”这一典故源自古代传说,讲述了古蜀国望帝因国破家亡而化为杜鹃鸟,终日哀鸣、啼血的故事。该典故常用于表达深切的悲痛、思念与无奈之情,广泛出现在诗词、戏曲等文学作品中,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色彩。

典故内容一览表:

项目 内容
典故名称 杜鹃啼血怨哀鸣
出处 古代传说,多见于诗词与神话记载
主体人物 古蜀国望帝(或称杜宇)
故事背景 国家灭亡,望帝化为杜鹃鸟
鸟类象征 哀怨、忠贞、悲痛
情感表达 离别之痛、亡国之恨、思乡之情
文学应用 常见于唐诗宋词,如李白、李商隐等诗人作品
现代引申义 表达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无奈
相关诗句 “庄生晓梦迷蝴蝶,望帝春心托杜鹃。”(李商隐《锦瑟》)

通过了解“杜鹃啼血怨哀鸣”的典故,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,也能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情感表达的丰富性与细腻性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