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皓首穷经是什么意思】“皓首穷经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年岁已高,仍坚持不懈地研读经典文献。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对学问的执着追求,也带有一种悲壮和崇高的意味。
一、成语释义
词语 | 含义 |
皓首 | 白发,指年老 |
穷经 | 研究经典著作,尤其是儒家经典 |
成语整体含义 | 形容人虽年老,仍坚持研读经典,不辞辛劳 |
二、出处与用法
项目 | 内容 |
出处 | 该成语最早见于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皓首而穷经。” |
用法 | 多用于书面语,形容学者或读书人一生致力于研究经典,尤其强调其年长仍不懈努力的精神 |
例句 | “他皓首穷经,终成一代儒学大家。” |
三、成语特点
特点 | 说明 |
情感色彩 | 带有敬佩和惋惜的双重情感 |
使用对象 | 多为年长学者、文人 |
文化内涵 | 体现中国古代重视经典、崇尚学问的价值观 |
四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别 | 词语 |
近义词 | 孜孜不倦、皓首穷理、勤学不辍 |
反义词 | 不学无术、浅尝辄止、懒惰懈怠 |
五、总结
“皓首穷经”不仅仅是一个描述行为的成语,更是一种精神象征。它展现了古人对知识的尊重与追求,同时也反映出一种在逆境中坚持自我、不断学习的态度。虽然现代社会信息爆炸,但这种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借鉴与传承。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“皓首穷经”不仅是对个人学术态度的描写,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“学无止境”理念的一种生动表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