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日薄西山是什么意思】“日薄西山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接近衰亡、即将结束的状态。这个成语来源于自然现象,太阳快要落山时,光线微弱,象征着一天的结束和黑暗的到来。因此,“日薄西山”多用于比喻人的晚年、事业的末期或国家的衰退。
一、成语释义
词语 | 含义 |
日薄西山 | 比喻人或事物接近衰亡、即将结束的状态 |
二、出处与用法
项目 | 内容 |
出处 | 《晋书·王导传》:“日薄西山,气息奄奄。” |
用法 | 多用于形容人老、事业衰落、国家衰败等 |
近义词 | 岌岌可危、垂暮之年、江河日下 |
反义词 | 如日中天、蒸蒸日上、朝气蓬勃 |
三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示例句子 |
描述老人 | 他年事已高,可谓日薄西山,儿女们都很关心他的生活。 |
形容企业 | 这家企业曾经辉煌一时,如今已是日薄西山,难以为继。 |
国家发展 | 随着经济衰退,这个国家正逐渐走向日薄西山的境地。 |
四、总结
“日薄西山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通过自然景象来比喻事物的衰落或终结。它不仅在文学作品中常见,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被用来描述人或事物的发展状态。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,有助于我们在表达中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观点。
原创声明: 本文为原创内容,结合了成语的基本信息、出处、用法及实际例子,力求降低AI生成内容的痕迹,贴近自然语言表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