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企业进项转出的分录如何做】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,增值税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税种。进项税额是指企业在购进货物、接受应税劳务或服务时所支付的增值税,可以用于抵扣销项税额。但并非所有的进项税额都可以全部抵扣,当发生某些特定情形时,就需要将已抵扣的进项税额进行“转出”,即从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中扣除,并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。
本文将总结企业进项转出的常见情况及其会计分录方式,帮助财务人员更清晰地掌握相关操作流程。
一、进项转出的常见情形
序号 | 情形说明 | 是否需要进项转出 |
1 | 购进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(如职工福利) | 是 |
2 | 购进货物用于免税项目 | 是 |
3 | 购进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 | 是 |
4 | 购进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(如被盗、丢失等) | 是 |
5 | 购进货物用于简易计税方法项目 | 是 |
6 | 购进货物用于出口退税项目(视情况而定) | 视政策而定 |
7 | 购进货物用于研发支出(未明确是否允许抵扣) | 需结合政策判断 |
二、进项转出的会计分录
根据不同的业务情况,进项转出的会计处理方式有所不同。以下为常见情况下的会计分录示例:
情形 | 原始分录(进项税抵扣) | 进项转出分录 |
1. 用于非应税项目 | 借:原材料/库存商品 贷:银行存款 借:应交税费—应交增值税(进项税额) | 借:应交税费—应交增值税(进项税额转出) 贷:原材料/库存商品 |
2. 用于免税项目 | 借:原材料/库存商品 贷:银行存款 借:应交税费—应交增值税(进项税额) | 借:应交税费—应交增值税(进项税额转出) 贷:原材料/库存商品 |
3. 用于集体福利 | 借:应付职工薪酬 贷:银行存款 借:应交税费—应交增值税(进项税额) | 借:应交税费—应交增值税(进项税额转出) 贷:应付职工薪酬 |
4. 非正常损失 | 借: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:银行存款 借:应交税费—应交增值税(进项税额) | 借:应交税费—应交增值税(进项税额转出) 贷:待处理财产损溢 |
5. 简易计税项目 | 借:原材料/库存商品 贷:银行存款 借:应交税费—应交增值税(进项税额) | 借:应交税费—应交增值税(进项税额转出) 贷:原材料/库存商品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