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得成比目何辞死只羡鸳鸯不羡仙是什么意思】一、
“得成比目何辞死,只羡鸳鸯不羡仙”出自唐代诗人卢照邻的《长安古意》。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极致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。
“比目”原指比目鱼,象征夫妻形影不离;“鸳鸯”则代表恩爱夫妻,常被用来比喻忠贞不渝的爱情。诗句的意思是:只要能与心爱的人长相厮守,哪怕牺牲生命也无怨无悔;比起天上神仙的生活,更愿意做一对平凡却幸福的鸳鸯。
这句话不仅体现了古人对爱情的执着,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由、平等、忠贞爱情的向往。在现代语境中,它常被用来表达对真挚感情的珍视。
二、表格解析
原文 | 拼音 | 释义 | 意思 | 现代理解 |
得成比目何辞死 | dé chéng bǐ mù hé cí sǐ | 如果能够成为比目鱼,哪里还怕死呢? | 表达为了爱情甘愿付出一切的决心 | 在爱情面前,生死都不足为惧 |
只羡鸳鸯不羡仙 | zhī xiàn yuān yāng bù xiàn xiān | 只羡慕鸳鸯,不羡慕神仙 | 表示对人间爱情的向往胜过天上的仙界 | 真正的幸福在于人间真情,而非虚幻的仙境 |
三、延伸思考
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爱情的美好,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婚姻和情感的重视。在古代,婚姻往往受礼教束缚,而“比目”“鸳鸯”这样的意象,象征着一种理想化的爱情状态——彼此相依、永不分离。
如今,虽然社会观念发生了变化,但“得成比目何辞死,只羡鸳鸯不羡仙”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,提醒人们珍惜眼前人,坚守内心的真挚情感。
四、结语
“得成比目何辞死,只羡鸳鸯不羡仙”是一句充满深情与哲理的诗句,它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达了最深刻的情感。无论时代如何变迁,这份对爱情的执着与向往,始终是人类永恒的主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