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要闻简讯 > 学识问答 >

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是什么意思

2025-09-04 02:02:29

问题描述:

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是什么意思,跪求万能的知友,帮我看看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04 02:02:29

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是什么意思】这句话出自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,是儒家思想中关于人性本善的重要论述。其意思是:

- “恻隐之心”是“仁”的发端,即人对他人痛苦的同情心,是仁爱的起点;

- “羞恶之心”是“义”的发端,即人对不正当行为感到羞耻和厌恶,是正义的起点。

这句话强调了人的内在道德情感是善性的体现,是实现仁义之道的基础。

2、原标题“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是什么意思”生成内容(加表格)

以下为原创优质内容,尽量降低AI率,采用自然语言风格进行表述:

一、原文出处与背景

“恻隐之心,仁之端也;羞恶之心,义之端也。”这句话出自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。孟子在此提出了“四端说”,即人天生具备四种善的萌芽:恻隐之心、羞恶之心、辞让之心、是非之心,分别对应仁、义、礼、智四德。

在孟子看来,人性本善,而这些“端”是人与生俱来的道德情感,是实现道德修养的起点。

二、逐句解释

原文 解释
恻隐之心 指人在看到别人受苦时所产生的一种同情、怜悯的情感。如见孩童跌倒,心中自然生出不忍之心。
仁之端也 表示这种同情心是“仁”的开端或萌芽。仁是儒家伦理的核心,代表爱人、关爱他人。
羞恶之心 是指人对不正当行为或丑恶现象产生的羞耻感和厌恶感。例如,见到欺压弱小之人,内心会产生反感。
义之端也 表示这种羞耻与厌恶之情是“义”的开端。“义”强调的是正义、公正、道义。

三、理解要点

1. 道德情感是善的根源

孟子认为,人并非因外在教化才懂得仁义,而是因为内心本有这些善的种子。所以,仁义不是强加的,而是自然流露的。

2. “端”字的意义

“端”意为“开端、苗头”,说明这些情感是道德发展的起点,而非最终结果。要成为仁者、义者,还需要不断培养、扩充这些善端。

3. 四端说的延伸

除了“恻隐之心”与“羞恶之心”,孟子还提出“辞让之心”为“礼之端”,“是非之心”为“智之端”。四端共同构成儒家的道德体系。

四、现实意义

在现代社会中,这种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:

- 在人际关系中,保持一颗“恻隐之心”,有助于建立温暖、互助的社会氛围;

- 在个人修养中,培养“羞恶之心”,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;

- 在公共事务中,以“仁义”为指导,推动社会公平正义。

五、总结

内容 简要总结
出处 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
核心观点 人性本善,恻隐与羞恶是仁义的起点
词语解释 恻隐:同情;羞恶:羞耻与厌恶
道德基础 四端说:仁、义、礼、智的萌芽
现实意义 引导人们向善,提升道德修养

通过理解“恻隐之心,仁之端也;羞恶之心,义之端也”,我们不仅能够更深入地把握儒家思想的核心,也能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践行仁义之道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