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要闻简讯 > 学识问答 >

独当一面的出处和典故

2025-09-10 11:57:13

问题描述:

独当一面的出处和典故,急!求解答,求不沉贴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10 11:57:13

独当一面的出处和典故】“独当一面”是一个常用成语,形容一个人能够独立承担某项任务或责任,具有较强的领导能力和担当精神。这个成语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,在历史文献中也有明确的出处和典故。

一、

“独当一面”最早见于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,出自汉代司马迁的记载,原指韩信在楚汉战争中独自承担重要军事任务,表现出卓越的才能和责任感。后世多用此成语形容人有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,常用于表扬个人能力或职位上的重要性。

该成语的含义随着时代发展逐渐扩展,不仅限于军事领域,也适用于政治、商业、管理等多个方面,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责任感。

二、表格展示

项目 内容
成语 独当一面
出处 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原文 “(韩)信数与萧何语,何奇之。至南郑,诸将亡者数十人,信亦亡。何闻信亡,不及以闻,自追之。人有言于上曰:‘丞相何亡。’上大怒,如失左右手。居一二日,何来谒上,上且怒且喜,骂何曰:‘若亡,何也?’何曰:‘臣不敢亡也,臣追亡者。’上曰:‘若所追者谁?’曰:‘韩信。’上曰:‘诺。’因与之俱。……信拜礼毕,上坐。信曰:‘陛下不能将兵,而善将将,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。陛下所谓天授,非人力也。’上曰:‘善。’于是,信遂以为大将军。”(注:虽未直接出现“独当一面”,但韩信的独立作战能力是其核心体现)
典故 韩信在楚汉战争中多次独立承担重要军事任务,展现出了极强的指挥才能和责任感。刘邦曾称赞他“可以独当一面”。
含义 形容人能独立承担任务或责任,具有较强的能力和担当精神。
使用场景 多用于表扬个人能力、领导力或职位的重要性,也可用于描述团队中某人的关键作用。
现代应用 在职场、管理、教育等领域广泛应用,表示对某人独立工作能力的认可。

三、结语

“独当一面”作为一句经典成语,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。它不仅体现了古代将领的英勇与智慧,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个人能力和责任感的高度重视。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,“独当一面”都是值得推崇的一种品质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