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要闻简讯 > 学识问答 >

苏东坡何妨吟啸且徐行的出处

2025-09-10 20:45:27

问题描述:

苏东坡何妨吟啸且徐行的出处,有没有人能看懂这个?求帮忙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10 20:45:27

苏东坡何妨吟啸且徐行的出处】“苏东坡何妨吟啸且徐行”这句话,是人们在引用苏轼《定风波·莫听穿林打叶声》中名句时的一种变体表达。原句为:“莫听穿林打叶声,何妨吟啸且徐行。”这句话出自宋代著名文学家、政治家苏轼(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)的词作《定风波·莫听穿林打叶声》。

一、原文出处总结

项目 内容
词名 《定风波·莫听穿林打叶声》
作者 苏轼(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)
创作时间 北宋元丰五年(1082年)
背景 苏轼因“乌台诗案”被贬黄州期间所作,表达了他在逆境中的豁达与超然
原文句子 “莫听穿林打雨声,何妨吟啸且徐行。”
释义 不必理会风雨的声音,不妨一边吟诗长啸,一边慢慢前行。体现了苏轼面对困境时的从容与乐观

二、内容解析

苏轼的这首《定风波》是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,展现了他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。词中通过描写途中遇雨的情景,抒发了他对人生起伏的淡然态度。尽管风雨交加,但他并不在意,反而以一种轻松自在的心态应对,体现出他“宠辱不惊”的精神境界。

“何妨吟啸且徐行”这句词,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回应,更是对人生道路的隐喻。无论外界如何变化,内心保持平和,从容前行,正是苏轼一生的真实写照。

三、常见误用与正确引用

虽然“苏东坡何妨吟啸且徐行”这一说法在民间流传较广,但严格来说,这是对原句“何妨吟啸且徐行”的简化或改写。正确的引用应为:

> “莫听穿林打叶声,何妨吟啸且徐行。”

这种说法不仅更准确,也更能体现苏轼原词的意境与风格。

四、结语

“何妨吟啸且徐行”不仅是苏轼词作中的经典名句,也成为后世文人面对困境时的精神寄托。它传递的是一种超然物外、随遇而安的生活哲学,至今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。

如需进一步了解苏轼的其他作品或相关背景,可继续查阅《东坡七集》等文献资料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