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管晏列传原文及翻译】《管晏列传》是《史记》中的一篇人物传记,主要记载了春秋时期齐国的两位著名政治家——管仲和晏婴的事迹。他们辅佐齐桓公,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,对齐国的政治、经济、军事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。本文将简要总结《管晏列传》的内容,并附上原文与翻译对照表格。
一、
《管晏列传》出自《史记·管晏列传》,作者为西汉史学家司马迁。该篇主要讲述了管仲和晏婴两位贤臣的生平事迹,以及他们在齐国政治中的重要作用。
- 管仲:早年贫困,曾多次失败,后得到鲍叔牙推荐,被齐桓公重用。他推行改革,富国强兵,帮助齐桓公成为霸主。
- 晏婴:以智慧、节俭、忠诚著称,辅佐多位齐国君主,在政治上保持国家稳定,深受百姓爱戴。
两人虽时代不同,但都以贤能著称,为齐国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,也体现了儒家“贤人治国”的思想。
二、原文与翻译对照表
原文 | 翻译 |
管仲夷吾者,颍上人也。 | 管仲,名夷吾,是颍上的一个人。 |
少时常与鲍叔牙游,鲍叔知其贤。 | 他年轻时常常和鲍叔牙交往,鲍叔知道他有才能。 |
管仲贫困,常欺鲍叔,鲍叔终善遇之,不以为言。 | 管仲生活贫困,常常占鲍叔的便宜,鲍叔始终对他很好,没有说一句抱怨的话。 |
后鲍叔事齐公子小白,管仲事公子纠。 | 后来鲍叔侍奉齐国公子小白,而管仲则侍奉公子纠。 |
及小白立为桓公,公子纠死,管仲囚焉。 | 等到小白成为桓公,公子纠死了,管仲被囚禁。 |
鲍叔遂进管仲。 | 鲍叔于是推荐了管仲。 |
桓公问曰:“寡人好恶,可得闻乎?” | 桓公问:“我喜好什么,可以告诉我吗?” |
对曰:“君如其人,臣如其人。” | 管仲回答:“您是什么样的人,我就做什么样的臣子。” |
桓公曰:“善!” | 桓公说:“好!” |
于是任管仲为相。 | 于是任命管仲为丞相。 |
晏婴,字平仲,莱之夷维人也。 | 晏婴,字平仲,是莱地的夷维人。 |
以节俭力行,忠信事君,爱民如子。 | 他以节俭、勤奋著称,忠于君主,爱护百姓如同自己的儿子。 |
晏子使楚,楚人欲辱之,晏子对曰:“橘生淮南则为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。” | 晏子出使楚国,楚国人想侮辱他,晏子回答:“橘子在淮河以南是橘子,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。” |
由此观之,水土异也。 | 由此可见,水土不同导致结果不同。 |
三、结语
《管晏列传》不仅记录了管仲和晏婴的生平事迹,更展现了他们卓越的政治才能和高尚的人格魅力。他们的故事不仅是历史的见证,也是后人学习的典范。通过阅读此文,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贤臣的智慧与担当,也为现代管理与领导提供了宝贵的启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