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归一与归总问题】在小学数学中,“归一问题”和“归总问题”是常见的应用题类型,它们都属于“倍数与比例”范畴。这两种问题虽然看似相似,但解题思路却有所不同。本文将对“归一问题”和“归总问题”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对比其特点、解题方法及示例。
一、归一问题
定义:归一问题是已知若干数量的总量,求出单位数量的值,再根据这个单位量求出其他数量的问题。这类问题通常涉及“单位1”的概念。
解题思路:
1. 先求出单位量(即每份的量)。
2. 再用这个单位量去计算其他相关数量。
典型例题:
小明买了3支笔花了15元,那么买8支笔需要多少钱?
解法:
1. 每支笔的价格 = 15 ÷ 3 = 5元
2. 8支笔的价格 = 5 × 8 = 40元
二、归总问题
定义:归总问题是已知单位数量和数量,求出总数量的问题。这类问题通常是先算出总数量,再根据新的条件进行分配或计算。
解题思路:
1. 先求出总数量(即所有单位量的总和)。
2. 再根据新的条件进行计算。
典型例题:
小红每天读10页书,读了6天,如果她每天读15页,需要几天读完?
解法:
1. 总页数 = 10 × 6 = 60页
2. 需要天数 = 60 ÷ 15 = 4天
三、归一与归总问题对比表
项目 | 归一问题 | 归总问题 |
定义 | 已知总量,求单位量 | 已知单位量和数量,求总量 |
解题步骤 | 先求单位量 → 再求其他数量 | 先求总量 → 再根据新条件计算 |
关键词 | “每”、“单价”、“每小时”等 | “总共”、“总数量”、“总数”等 |
例子 | 3支笔15元,求8支多少钱 | 每天读10页,读6天,求每天15页需几天 |
适用范围 | 单位量固定,求其他数量 | 总量固定,求不同单位量下的数量 |
四、总结
归一问题与归总问题都是实际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,理解它们的区别有助于提高解题效率。归一问题强调的是“从整体到部分”,而归总问题则是“从部分到整体”。在教学中,可以通过对比练习帮助学生掌握两种问题的解题思路,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