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全国高校代码】为了便于高校招生、学籍管理以及信息统计等工作的开展,国家教育部为每所高校分配了唯一的“高校代码”。这一代码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唯一性,是识别高校的重要标识。了解和掌握全国高校代码,有助于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准确选择目标院校,也方便教育管理部门进行数据管理和分析。
以下是对全国高校代码的简要总结,并附上部分高校的代码示例表格,供参考。
一、高校代码的作用
1. 招生录取:高考报名、志愿填报及录取过程中,高校代码是关键信息之一。
2. 学籍注册:学生入学后,学籍信息需与高校代码一一对应。
3. 信息统计:用于全国范围内的教育数据统计和分析。
4. 科研合作:高校之间的合作项目、科研数据共享等也常以代码作为标识。
二、高校代码的构成
高校代码通常由6位数字组成,前两位代表省份或直辖市,中间两位代表地市或行业系统,后两位为学校顺序号。例如:
- 110000:北京市
- 110101:北京大学
- 110102:清华大学
不同地区的高校代码结构略有差异,但整体遵循统一标准。
三、高校代码查询方式
1. 教育部官网:可查询最新高校代码及基本信息。
2. 各省教育厅网站:提供本省高校的详细信息。
3. 高考志愿填报系统:在填报志愿时,系统会自动提供高校代码。
4. 第三方教育平台:如阳光高考网、优志愿等,提供高校代码查询功能。
四、部分高校代码示例(节选)
| 高校名称 | 高校代码 |
| 北京大学 | 110101 |
| 清华大学 | 110102 |
| 复旦大学 | 310200 |
| 上海交通大学 | 310201 |
| 浙江大学 | 330100 |
| 华中科技大学 | 420100 |
| 武汉大学 | 420101 |
| 中山大学 | 440100 |
| 哈尔滨工业大学 | 230100 |
| 西安交通大学 | 610100 |
五、注意事项
1. 高校代码每年可能有调整,建议以当年官方发布为准。
2. 部分高校在不同校区可能有不同的代码,需注意区分。
3. 高校代码与学校简称、全称可能存在差异,填报时应仔细核对。
通过了解和掌握全国高校代码,不仅能够提高高考志愿填报的准确性,也有助于后续的学业发展与职业规划。希望以上内容对广大考生和家长有所帮助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