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要闻简讯 > 学识问答 >

君子无罪怀璧其罪出处

2025-09-19 09:53:25

问题描述:

君子无罪怀璧其罪出处,求解答求解答,第三遍了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19 09:53:25

君子无罪怀璧其罪出处】“君子无罪,怀璧其罪”是一句出自古代典籍的成语,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因为拥有珍贵之物而招致灾祸,即使本身并无过错。这句话在历史上被多次引用,体现了古人对“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”的深刻理解。

一、原文出处

该句最早见于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。原文如下:

> “子产曰:‘夫民,神之主也。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。故《诗》曰:‘祈父!予王之爪牙。’……君子无罪,怀璧其罪。”

这段话的大意是说,君子如果没有犯错,却因为拥有美玉而招来灾祸,这其实是不合理的。后来这句话被引申为一种社会现象,即“怀璧其罪”。

二、含义解析

词语 含义
君子 指有德之人,品行端正的人
无罪 没有犯任何错误或过失
怀璧 拥有珍贵的玉璧(象征财富、才能或美貌)
其罪 因此而招致的罪责或灾祸

整句话的意思是:一个品行高尚的人,本来没有过错,却因为拥有珍贵的东西而遭到指责或陷害。

三、历史背景与延伸意义

“君子无罪,怀璧其罪”最初出现在《左传》中,原本是子产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一种评论。在春秋时期,贵族之间常常因为权力斗争而互相倾轧,有时并不因行为有错而受罚,而是因为拥有财物或权力而遭人嫉妒。

后来,这句话逐渐演变为一种社会现象的总结,提醒人们不要因自身优点或外在条件而成为他人攻击的目标。

四、现代应用

在现代社会,“怀璧其罪”仍然具有现实意义。例如:

- 职场中:能力出众的人可能因“太耀眼”而被排挤;

- 人际关系中:过于优秀或富有者可能引起他人的嫉妒;

- 政治领域:有能力的官员可能因“威胁”到他人而被打击。

五、相关名言对比

名言 出处 含义
“木秀于林,风必摧之” 《三国志·魏书·王朗传》 人才出众容易招致非议
“高处不胜寒” 宋·苏轼《水调歌头》 地位越高越孤独、越危险
“君子坦荡荡,小人长戚戚” 《论语·述而》 君子心胸宽广,小人多忧愁

六、总结

“君子无罪,怀璧其罪”出自《左传》,原意是指君子因拥有珍宝而招致灾祸,后引申为一种社会现象,强调了“物极必反”的道理。它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现实,也为现代人提供了深刻的警示:在追求卓越的同时,也要学会保护自己,避免因“怀璧”而招致不必要的麻烦。

项目 内容
出处 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
原文 “君子无罪,怀璧其罪”
含义 君子无过,因拥有珍宝而招祸
背景 春秋时期,贵族之间的权力斗争
现代意义 提醒人们注意自身优势可能带来的风险
相关名言 “木秀于林,风必摧之”、“高处不胜寒”等

如需进一步探讨该成语在文学、哲学或现实生活中的运用,可继续深入分析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