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大腹便便成语意思】“大腹便便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用来形容一个人肚子很大、肥胖的样子。这个成语常带有贬义,多用于描述那些生活奢侈、不务正业或缺乏自律的人。下面将对“大腹便便”的含义、出处、用法及相关词语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呈现。
一、成语释义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大腹便便 |
拼音 | dà fù pián pián |
含义 | 形容人腹部肥胖,多指身体发福或生活奢侈的人 |
性质 | 贬义词 |
用法 | 多用于描述人的体态或生活状态 |
二、成语来源
“大腹便便”最早出自《后汉书·马皇后纪》:“今我无德,而受其赐,岂可使吾子大腹便便,居于高堂之上?”这里的“大腹便便”原意是形容人身体肥胖,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讽刺或批评的表达方式。
三、使用场景与例句
场景 | 例句 |
描述体态 | 他长期不运动,现在大腹便便,连走路都吃力。 |
批评生活作风 | 这个官员整天游手好闲,大腹便便,毫无责任感。 |
文学描写 | 小说中描写了这位富豪大腹便便,衣着华丽的模样。 |
四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型 | 成语 |
近义词 | 肥头大耳、腰圆膀粗、体态臃肿 |
反义词 | 瘦骨伶仃、骨瘦如柴、苗条匀称 |
五、常见误区
1. 误用为褒义:虽然“大腹便便”可以描述体型,但通常带有贬义,不宜用于正面评价。
2. 混淆字形:注意“便便”不是“便便”,后者是口语化表达,前者是成语中的固定搭配。
六、总结
“大腹便便”是一个形象生动、富有画面感的成语,常用于描绘人身体肥胖或生活放纵的状态。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,恰当使用该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。但需注意其感情色彩,避免误用。
成语 | 含义 | 出处 | 用法 | 语气 |
大腹便便 | 肚子大、肥胖 | 《后汉书》 | 描述体态、批评行为 | 贬义 |
通过了解“大腹便便”的含义和用法,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运用这一成语,丰富语言表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