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树犹如此原文】“树犹如此”出自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篇,是南朝刘义庆所著的一部笔记小说集。该文讲述了东晋名士桓温在巡视旧地时,看到自己年轻时亲手栽种的柳树已高大成荫,感慨时光流逝、人生易老,从而引发出对生命无常的深沉感叹。
一、原文
原文如下:
> “桓公北征,经金城,见前为琅琊时所种柳,皆已十围。慨然叹曰:‘木犹如此,人何以堪!’攀枝执条,泫然流涕。”
这段话的意思是:
桓温(即桓公)北伐途中经过金城,看见他当年担任琅琊王时亲手种下的柳树,如今已经长到十人合抱那么粗了。他感慨地说:“树木尚且如此,人又怎能承受呢?”于是他抚摸着树枝,泪流满面。
这句话表达了对岁月无情、人生短暂的深切感慨,也体现了古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体悟。
二、关键信息表格
项目 | 内容 |
出处 | 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 |
作者 | 刘义庆(南朝) |
主题 | 对时光流逝、人生短暂的感慨 |
核心句子 | “木犹如此,人何以堪!” |
情感基调 | 感伤、悲凉、怀旧 |
文化意义 | 表达古人对自然与人生的哲思,体现文人情怀 |
现代启示 | 鼓励珍惜当下,感悟生命短暂 |
三、结语
“树犹如此”不仅是对一棵柳树的描写,更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。它提醒我们,时间如流水,万物皆有定数,唯有珍惜眼前,方能不负此生。这种情感在后世文学中被广泛引用,成为表达怀旧与感伤的经典意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