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衰是什么意思】一、
唐代诗人贺知章的《回乡偶书》中有一句“乡音无改鬓毛衰”,其中“衰”字是整句诗的关键。在古汉语中,“衰”有多种含义,但在本句中,它指的是“稀疏、变白”的意思,用来形容人年老后头发变白、稀疏的状态。
“乡音无改”表达的是诗人虽然多年未归,但口音依然保持不变;而“鬓毛衰”则表现出诗人年事已高,两鬓斑白,形象地描绘了岁月流逝、人生易老的主题。
为了更清晰地理解“衰”的含义,以下通过表格形式对相关词汇进行对比和解释。
二、表格展示
汉字 | 现代汉语释义 | 古汉语常见释义 | 在诗句中的具体含义 | 诗句出处 | 作者 |
衰 | 衰老、衰弱 | 1. 衰落、减少 2. 颜色变暗 3. 稀疏、变白 | 头发变白、稀疏,表示年老 | “乡音无改鬓毛衰” | 贺知章 |
鬓 | 头发两侧 | —— | 指两鬓的头发 | —— | —— |
毛 | 毛发 | —— | 指头发 | —— | —— |
三、补充说明
“衰”在古诗中常用于描述衰老或变化,如“鬓毛衰”与“鬓发苍”、“白发苍苍”等表达相似。这种用法体现了古汉语中“衰”字的多义性,但在不同语境下意义会有所不同。
此外,“乡音无改”也反映了诗人对家乡文化的坚守,即便漂泊多年,仍保留着最初的语音和文化印记,这与“鬓毛衰”形成鲜明对比,突出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感慨。
四、结语
综上所述,“乡音无改鬓毛衰”中的“衰”主要指头发变白、稀疏,象征年老。这一诗句通过简洁的语言,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,具有深厚的情感内涵和文学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