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兴高采烈是什么意思】“兴高采烈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用来形容人情绪高涨、非常高兴的样子。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某种喜悦或兴奋的情绪下表现出来的状态,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中。
一、成语释义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兴高采烈 |
拼音 | xìng gāo cǎi liè |
出处 | 出自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其言甚直,其意甚高,其辞甚丽,其志甚远,其心甚诚,其情甚真,其志甚坚,其行甚正。”(注:实际出处可能为后世演变) |
含义 | 形容情绪高昂、兴致十足、非常高兴的样子 |
用法 | 多用于形容人的表情、情绪或行为表现 |
近义词 | 欣喜若狂、喜气洋洋、欢天喜地 |
反义词 | 垂头丧气、闷闷不乐、无精打采 |
二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示例句子 |
庆祝成功 | 他听到自己被录取的消息后,兴高采烈地跳了起来。 |
玩耍时 | 孩子们在公园里玩得兴高采烈,笑声不断。 |
节日氛围 | 春节期间,大家兴高采烈地准备年夜饭。 |
三、常见误区
1. 误用场合:虽然“兴高采烈”表示高兴,但不宜用于表达过于强烈的情绪,如极度愤怒或悲伤。
2. 搭配不当:不能与“哭”“泪”等负面情绪词语连用。
3. 语境不符:在正式或严肃的场合中,使用该成语可能会显得不够庄重。
四、结语
“兴高采烈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能够准确传达出人们在快乐时刻的情感状态。掌握它的正确用法,有助于更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绪,增强语言的表现力。在日常交流或写作中,合理运用这一成语,能让语言更加丰富多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