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兼爱原文及翻译】在古代中国思想体系中,“兼爱”是墨家学派的核心主张之一,由墨子提出。与儒家“仁爱”的观念不同,墨家强调“兼爱”即无差别的爱,主张人们应像对待自己一样关爱他人,反对因身份、地位、血缘等因素而产生的偏爱。这一思想在当时具有强烈的平等意识和反战精神。
以下是对《兼爱》篇的原文及现代汉语翻译的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呈现,便于读者理解与查阅。
一、
《兼爱》是《墨子》一书中的重要篇章,主要阐述了墨家关于“兼爱”的理念。墨子认为,社会混乱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与人之间缺乏真正的爱,导致争斗、战争和不公。因此,他提出“兼相爱,交相利”,主张所有人应彼此关爱,互相帮助,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公平。
墨子还指出,若人人能做到“兼爱”,那么天下将无争,国家也将安定。他批判了儒家“有差等之爱”的观点,认为这种爱是有条件的,容易引发矛盾和冲突。墨子提倡一种超越亲疏、贵贱、贫富的普遍之爱。
二、原文及翻译对照表
原文 | 翻译 |
子墨子言曰:“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,家之与家之相篡,人之与人之相贼,君臣不惠忠,父子不慈孝,兄弟不和调,此则天下之害也。” | 墨子说:“现在国家之间相互攻击,家族之间互相掠夺,人与人之间互相残害,君主不施恩惠,臣子不忠诚,父亲不慈爱,儿子不孝顺,兄弟不和睦,这些都是天下的祸害。” |
“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,亦然。彼其自以为非义,而谓人之不己义也。今若夫‘兼相爱’,则天下治;‘交相恶’,则天下乱。” | “即使是那些做盗贼的人,也是如此。他们自认为不是正义的,却认为别人对自己不义。如果人人都能‘兼相爱’,那么天下就会安定;如果‘交相恶’,那么天下就会混乱。” |
“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,恶得不禁恶而劝爱?故天下之君子,当务之为急,在于‘强(同‘强’)天下之爱人’。” | “所以圣人以治理天下为己任,怎么能不禁止邪恶而鼓励爱呢?因此,天下的君子应当把‘努力让天下人都去爱’作为最紧迫的事情。” |
“夫爱人者,人必从而爱之;利人者,人必从而利之;恶人者,人必从而恶之;害人者,人必从而害之。” | “爱护别人的人,别人一定会反过来爱护他;利益别人的人,别人一定会反过来利益他;憎恨别人的人,别人一定会反过来憎恨他;伤害别人的人,别人一定会反过来伤害他。” |
“是故,君子之道,忠恕而已矣。” | “因此,君子的行为准则,不过是‘忠’与‘恕’罢了。” |
三、结语
“兼爱”不仅是墨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对后世的社会伦理、政治理念产生了深远影响。它倡导的是一种无私、平等、博爱的精神,虽然在实践中难以完全实现,但其思想价值仍值得我们深思与借鉴。通过理解《兼爱》的原文与翻译,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墨家思想的核心精神,进而反思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与道德建设的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