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什么是凝固点】凝固点是指物质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温度。在这一温度下,物质的分子运动减缓,分子间的吸引力增强,最终形成稳定的晶体结构。凝固点是物质的重要物理性质之一,常用于化学、物理以及工业生产中,以判断物质的状态变化和应用范围。
不同物质的凝固点各不相同,这与其分子结构、分子间作用力等因素密切相关。例如,水的凝固点为0℃,而酒精的凝固点则较低,约为-114℃。了解物质的凝固点有助于我们在实际应用中控制其状态,避免因温度变化导致的性能变化或损坏。
以下是几种常见物质的凝固点对比:
| 物质名称 | 凝固点(℃) | 说明 |
| 水 | 0 | 标准大气压下 |
| 酒精 | -114 | 乙醇的凝固点 |
| 水银 | -38.83 | 常见的液态金属 |
| 乙醚 | -116.3 | 易挥发液体 |
| 石蜡 | 50~70 | 根据种类不同有所变化 |
| 丙酮 | -95 | 常用溶剂 |
| 甘油 | -17.2 | 可用于防冻 |
通过了解物质的凝固点,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其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,从而在科学研究、工业制造及日常生活中做出合理的选择与应用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