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要闻简讯 > 学识问答 >

强弩之末典故

2025-09-17 02:35:10

问题描述:

强弩之末典故,快急死了,求正确答案快出现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17 02:35:10

强弩之末典故】“强弩之末”是一个源自古代战争的成语,用来比喻强大的力量到了最后阶段已经衰竭,无法再发挥原有的威力。这个成语最早出自《史记·韩安国列传》,讲述了汉代名将韩安国在与匈奴作战时,面对敌军强大攻势时所表现出的智慧和策略。

典故来源

据《史记》记载,韩安国曾奉命镇守边疆,面对匈奴的频繁入侵。一次,匈奴大军压境,韩安国并未贸然出战,而是选择坚守城池,等待敌军疲惫。他深知“强弩之末,势不能穿鲁缟”,即即使是最强的弓箭,到了最后也难以穿透最薄的绢布。因此,他采取了以逸待劳的策略,最终成功击退敌军。

成语释义

- 强弩之末:指强弓射出的箭到了最后阶段,力量已尽。

- 引申义:比喻事物发展到后期,力量或势头已经减弱,难以维持原有的状态。

原创总结

项目 内容
成语名称 强弩之末
出处 《史记·韩安国列传》
比喻意义 力量衰竭、势头减弱
历史背景 汉代韩安国对抗匈奴时的战术运用
使用场景 描述某种力量或趋势到达极限的状态
现代应用 常用于形容企业、政策、运动等达到顶点后开始下滑

总结

“强弩之末”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,更是一种深刻的哲理表达。它提醒人们,在面对任何事情时,都要注意其发展的阶段性,尤其是在看似强大的时候,更要警惕其可能的衰退。这一成语在现代依然具有现实意义,可用于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和事件的发展趋势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