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惊世骇俗这个成语什么意思】“惊世骇俗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某些行为、言论或作品非常震撼、出人意料,甚至让人感到震惊。它带有强烈的褒义色彩,表示某人或某事具有非凡的影响力和独特性。
下面是对该成语的详细解析,包括其含义、出处、用法及例句等
一、成语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惊世骇俗 |
拼音 | jīng shì hài sú |
释义 | 指言行或事物非常惊人、震撼,超出常人想象,使人感到惊讶和震撼。 |
出处 | 出自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:“夫不修之于身,而求诸于人,是犹不琢其玉,而索美于石也。故君子务本,修身齐家,然后治国平天下。”(后世引申为“惊世骇俗”) |
用法 | 多用于形容人的言行、艺术作品、社会现象等具有强烈冲击力和震撼力的事物。 |
褒贬 | 褒义,强调非凡、独特、震撼人心。 |
近义词 | 震撼人心、不同凡响、独树一帜 |
反义词 | 平淡无奇、司空见惯、默默无闻 |
二、详细解释
“惊世骇俗”由“惊世”和“骇俗”两个部分组成:
- 惊世:意思是让世人感到惊讶,超越常规。
- 骇俗:意思是让世俗之人感到震惊,打破常规观念。
整体来看,这个成语强调的是某种行为或成果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,甚至引发了广泛讨论和关注。
三、使用场景举例
1. 文学作品:
- 他写的小说情节跌宕起伏,语言犀利,堪称一部“惊世骇俗”的杰作。
2. 艺术表演:
- 她的舞蹈动作大胆创新,极具视觉冲击力,令人“惊世骇俗”。
3. 社会现象:
- 这位年轻企业家的创业方式打破了传统思维,可以说是“惊世骇俗”。
四、注意事项
虽然“惊世骇俗”是褒义词,但在实际使用中需注意语境。如果使用不当,可能会被误解为带有负面色彩,比如“哗众取宠”或“标新立异”。因此,在正式写作或演讲中,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合理使用。
五、总结
“惊世骇俗”是一个富有力量感的成语,适用于表达那些突破常规、令人震撼的行为或成果。无论是文学、艺术还是社会现象,只要具备足够的影响力和独特性,都可以用这个词来形容。掌握其准确含义和使用方式,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表现力。